共生共享共创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国民族报 牛乐 2024-09-20

北京中轴线这份活态文化遗产与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相融共生。图为摄影爱好者在北京故宫角楼拍照。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对话与共生: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2024)”国际会议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国际共享,展开对话与讨论。

  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随着全世界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文化遗产日趋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同话题。此次会议上,关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共识在对话中不断深化。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人类历史文化传统,更是由当下所激发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以景德镇的文化辐射力为例,探讨了文化遗产作为活态资源背后的哲学之道。“景德镇这一遗产地,实际上复兴的是一套生活方式,器物是新的生活方式的载体,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新的文化形式。”她指出,遗产的活化与利用昭示着社会转型的新需要、文化生产新变革、心态秩序的新构建。

  文化遗产不仅是过去的遗产,还可以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教授荻野昌弘提出,异质文化得以共生,离不开一个滋养共生的社会空间,艺术创作要积极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而非只是寻求一个创作场地。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授哈桑·阿里则认为,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是保持其活态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设计可以促其全方位融入生活。

  “文化遗产的国际共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教授布鲁诺·格拉赛迪认为,在全球视野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相似之处。要处理好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便于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遗产与文明对话

  文化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也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对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道不离器”“执两用中”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推动文化遗产全方位、多视角发展的重要思想。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中国古人关于“形、气、神”的一体论与美国哲学家皮尔士的三元符号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对话有利于指引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哲学理念上推进人类文明形态的跨文化形塑”。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图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永健以东南亚发现的中国古代外销瓷为例,探讨其作为贸易品和文化交流载体的双重属性,以此回溯全球化背景下物质文化交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的共生性、共享性是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副馆长德瑞克·吉尔曼指出,“共同遗产”价值理念认为文化遗产应坚持全体社会共创共享,在协商对话中推动共生、共长。

  保护文化遗产,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创造。保护文化遗产,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表示,在我国非遗保护中,跨媒介创编的神话突破了传统神话的范畴,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涵。它不仅是民间文学在当代传承的体现,也符合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的理念。

  兰州大学教授徐黎丽指出,明代绿洲丝路文化在人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生活交融中,显示出日常、鲜活、直观、延续的特点。“这种‘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告诉我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落到衣、食、住、行中,因交往而得以生活,因交流而互鉴,因交融而共生。”

  天津大学教授蒲娇聚焦传统村落保护,强调传统村落与民俗遗产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她借用民俗学者冯骥才的名言“历史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而且要站在未来看今天”,指出应充分发挥民俗遗产、传统村落对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赋能作用。

  会议在继承、发展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提供了很多新视角、新观点、新课题,拓展了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视野与理论领域。(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文静